2008年8月10日星期日

第三颗"类冥王星天体"被命名为"马克马克"


据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的网站报道,一颗于2005年3月被发现的,位于太阳系边缘的矮行星被命名为“马克马克”。过去天体的名称大多来源于古代希腊罗马神话,而“马克马克”是南太平洋智利复活节岛上人们信奉的丰收之神,人们之所以给它这个名字是因为这颗行星是在基督教复活节前后被发现的。
  据介绍,“马克马克”的直径约为冥王星的2/3(约1600公里),位于冥王星的外侧,环绕太阳一周约花费300年的时间。
  矮行星是2006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重新命名行星定义之后,新设立的一个行星类别。其定义是:以轨道方式围绕太阳运行的天体;有足够的质量以自身重力克服固体应力,使其达到流体静力学平衡的形状(几乎是球形的);未能清除在近似轨道上的其他小天体;不是行星的卫星,或是其他非恒星的天体。根据这个定义,被降格的冥王星、小行星带中的最大天体“谷神星”、位于冥王星外侧,曾被人们称为“第十颗太阳系行星”的“厄里斯”成为公认的矮行星。而“马克马克”是刚被承认不久的第四颗矮行星。此外,今年6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对矮行星类别又进行了细分,那些围绕太阳旋转,与海王星相比,距离太阳更远些,且有足够大的自身引力来克服巨大的外在引力,表明呈平滑、均衡的类球体形状,而且没有清理其轨道附近的其他星体的天体被称为“类冥王星天体”,由于“马克马克”完全满足这些条件,因此成为继冥王星和“厄里斯”之后的第三颗“类冥王星天体”。

0 评论:

Design by The Blogger Templates

Design by The Blogger Templates